2016年山东考研专业课:历史学最新知识点

2015-04-11 12:56:44| 【山东考研网】

1.《国际联盟盟约》:1919.4.26年巴黎和会通过,盟约宣称同盟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和安全”。提出会员国为实现这一宗旨而应尽的义务与职责:① 裁减军备 ② 相互尊重行政独立与领土完整,以防外来侵略 ③ 各国间订立的与该盟约不符合的条约应废止,此外,盟约还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国际盟约是一份重要的国际文件,它被列为对战败国合约的一部分。
 

2.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合约》:1919.6.28签订《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合约》:① 德国及其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②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③ 主要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德国的殖民地 ④ 限制德国军备 ⑤ 赔款和经济条款。
 

3.两摩两巴:两次摩洛哥危机:法德争夺摩洛哥酿成的两次危机。根据1880年的国际《马德里公约》的规定,各大国在摩洛哥都享有平等的权利。20世纪,法国通过在其他地区做出让步,换取诸国同意它在摩洛哥有权“自由行事”。1905年,德国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发表挑衅演说,声称摩洛哥素丹是“独立君主”,列强在摩洛哥“地位绝对平等”,随后,德国以战争相威胁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摩洛哥问题,造成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由于英俄支持法国,德国被迫做出让步。1911年摩洛哥首都菲斯爆发了反帝人民起义,法国派兵占领了菲斯,德国不容法国独占摩洛哥,相继派战舰进入摩洛哥附近海面,酿成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由于英国支持法国,在同年签订的《法德协定》中德国承认法国是摩洛哥的保护国,但法国也让出一部分法属刚果给德国,这两次危机是法德矛盾的结果。

 

4.两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东欧各国为争夺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属地发生的两次战争。1912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即反对奥斯曼帝国又针对奥匈帝国的巴尔干同盟,同年,四国相继对奥斯曼宣战,引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战败,在巴尔干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被迫求和。巴尔干各民族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但在分配战果是由发生了分歧,1913年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利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为一方,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战败求和。战争大大激化了东南欧各国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土耳其的加入,最终使巴尔干诸国分化为两大集团。成为一战的温床。
 

5.《圣日耳曼条约》:1919.9.11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规定禁止德奥合并,将绝大部分领土划归周围的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罗马利亚,据此奥地利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条约还有限制奥地利军备的条款及要求承担巨额赔偿义务的条款。
 

6.《纳伊条约》:1919.11.27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规定保加利亚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将西部马其顿和蒂莫河下游地区划给南斯拉夫,北部的南多布罗加划归罗马利亚,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给希腊,要求保加利亚限制军备和赔款。
 

7.《特里亚农条约》:1920.2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规定匈牙利废除强迫征兵制,陆军不得超过3.5万人,并负担22亿金法郎的赔款,领土也做了较大的变动。
 

8.新经济政策:① 在农业方面以征收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有限度地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工 ② 工业方面允许一定的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总管理局制度,给予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③ 分配方面改革平均主义的分配制,按劳取酬,承认个人物质利益 ④ 在流通方面,允许国内自由贸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9.二者的比较:① 背景不同,战时是在外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国内政治危机日益危机的形势下进行的,新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国内爆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为纠正战时共产主义的不良后果而进行的。② 特点不同,在对待个体小农,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态度上,战时共产主义是全盘否定,新经济政策是关心,引导,利用。③ 内容不同:在农业上,战时实行余粮收集制,新实行收实物税;在工业上,战时将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新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在商业上战时实行垄断制,新实行有限的自由贸易;在分配制度上,战时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制,新实行按劳分配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④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上,战时实行直接过渡制,新实行间接过渡。⑤ 影响不同:战时挫伤了农民和企业的经营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工农联盟,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社会生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10.《色佛尔条约》:1920.8.10协约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该条约使土耳其丧失了4/5的领土,土耳其的欧洲领土只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小块地区,亚洲地区只保留安纳托利亚的部分主权,海峡地区由国际共管,土耳其的财产,铁路,工业和资源都置于战胜国的监管之下,限制土耳其的军备,恢复帝国主义列强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该条约失土耳其丧失了独立地位。由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取得胜利,废除了这个强盗式的条约。

更多分享
最新热帖我要发帖